昌鑫号

增聘基金经理公告进入“日更模式” 共管基金业绩表现尚不突出

今年以来,增聘基金经理公告发布的频率开启“速度与激情”模式。截至11月7日,年内已至少有290份增聘基金经理的公告发布,超过去年同期。尤其是11月份,几乎每天都有相关公告发布,有投资者直呼,“增聘基金经理公告进入‘日更模式’”。

受访机构认为,随着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日益扩大,基金业正积极探索“双管一”、“多管一”的基金经理管理模式。该模式对基金产品的发行和运作有分散风险、专业互补、提升决策能力、人才梯队建设等一系列积极影响,不过,也存在责任不清晰或影响产品业绩表现等隐忧。

今年增聘公告增多

“双管一”或“多管一”模式是指两位或多位基金经理共同合作管理同一只产品,该模式在公募基金行业已屡见不鲜,但增聘基金经理的公告密集发布实属罕见。

今年以来,增聘基金经理的公告频发,进入11月份,相关公告更是密集发布。

例如,11月7日,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增聘周毅为中银中短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变更后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为王妍、朱水媚、周毅。11月6日,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侯慧娣被增聘为东吴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取代原基金经理王明欣。变更后侯慧娣将与邵笛共同管理该基金。

缘何今年增聘基金经理的公告多了起来?华北地区某大型公募基金经理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当前市场整体赚钱效应欠佳,基金公司试图通过共管模式提振产品业绩。同时,近年核心人才流失也推动基金公司急需扩大人才储备。

“基金管理规模发生变化是今年增聘基金经理公告频发的主要原因。”北京地区某中小型公募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随着基金规模的增长,原有的基金经理可能难以独立承担所有的研究和管理职责,因此需要增聘基金经理以分散工作压力。

记者进一步梳理逾290份增聘基金经理公告发现,“双管一”或“多管一”模式多集中在债券型基金。

谈及原因,上述内部人士认为,“今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包括利率环境的变化。债券价格与利率呈现反向关系,因此债券市场的波动可能加大。基金公司增聘基金经理或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利率变化带来的挑战。”

前述基金经理分析称,债券型基金的投资品种很多元,涉及信用债、利率债、可转债等多个细分资产,如果是二级债基还涉及股票等,因此对基金经理的要求更高,采用共管模式或是想通过差异化分工,在不同管理人各自擅长的细分领域寻求超额收益。

优势与隐忧并存

随着我国公募基金管理日趋成熟,多元基金经理的组合或成一种趋势。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1月7日,市场上有超过2800只基金由两位及超过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占全市场基金的比重约为25.41%。

沪上某大型公募基金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双管一”或“多管一”模式主要是想提升基金产品管理的精细度。首先,目前市场上纳入可投资标的的股票数量超过5000只,单凭一位基金经理难以覆盖,“多管一”“双管一”模式可以覆盖更多投资研究标的;其次,就“双管一”而言,两位基金经理通常会有各自擅长的投资领域和风格,可产生协同效应。

除分散风险和增强决策外,前述基金经理认为,采用“双管一”或“多管一”模式,有基金公司在团队和人才培养上的考虑,通过“以老带新”的模式锻炼新人,实现从研究岗到投资岗的转变;也有基金公司为了给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经理“减负”,采用团队共同管理或分仓管理形式。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池云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双管一”“多管一”模式理论上有助于优化对多资产类型、多投资策略等运作复杂的基金产品的管理。

尽管“双管一”或“多管一”模式对基金产品的发行和运作有一系列积极影响,但受访的多家机构人士也坦言,该模式仍存部分弊端,比如责任不清晰或者理念不同则会互相制约,反而会拖累整体业绩表现等。

对比过往业绩数据,共管基金的业绩表现并不突出。数据显示,前述由两位及超过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的2800余只基金中,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为正的基金占比为51.16%。

上述内部人士认为,“不同基金经理可能对市场有不同的见解,这可能导致决策时出现分歧,影响基金操作的效率和效果;如果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差异较大,可能会导致基金的投资策略不一致,影响基金的整体表现;且责任归属模糊。”

另有公募基金从业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部分产品的原有基金经理有离职意向,提前增聘基金经理或是人员更换前的交接和过渡。”

对于多位基金经理共管一只产品的情况,也有投资者并不“买单”,在社交平台留言称,“这可能是基金公司的一种营销手段。”

事实上,无论何种管理模式,用业绩说话,才是基金经理给予“基民”的最好反馈。

池云飞认为,“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不仅要提升产品的业绩,管理时还要做到换位思考,保持与投资者有效沟通。此外,还要有辨识度高的投资风格和稳定的业绩,能帮助投资者实现长期的风险收益目标。”

本报记者 吴 珊 昌校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