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鑫号

主动量化助力指数增强 中银MSCI中国A50指数增强发售

提到量化交易,海量的数据、看不懂的因子模型,是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其实,再晦涩难懂的投资背后,依然是管理团队的投资逻辑在主导,返璞归真,量化交易也是如此。

早在2009年,中银基金就成立了自己的量化团队,经过10多年的沉淀和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团队架构和具有特色的投资策略框架。近期,拟由中银基金助理副总裁赵志华掌舵的中银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增强基金正式发售,力争为投资者获得高于标的指数的投资收益,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增值。

量化“老将”新布局

作为国内量化领域的先行者,中银量化团队目前有被动投资与主动量化两个小组,其中被动投资小组主要负责ETF和场外指数投资,主动量化小组则聚焦于指数增强产品的投研。

据悉,此次新产品的拟任基金经理赵志华是量化团队的主管。他拥有金融工程博士学位,有18年证券从业经验、15年基金投资管理经验、8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是一位投资经验丰富的“沙场老将”。自2009年起,赵志华就开始量化实盘投资,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量化实盘投资的先驱者。他的在管产品中银量化价值A超额收益明显,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产品近五年收益率41.2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0.92%,超额收益30.30%。

对于此次新产品选择布局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赵志华和团队成员有自己的考量。在他们看来,无论是考虑指数的代表性、行业分布的均衡型,还是专业投资者认可度以及投资价值,目前都是布局的相对较好时点。

首先,是指数的代表性。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基于MSCI中国A股指数挑选50只成分股,能够反映中国A股市场的整体情况。其次,是行业分布的均衡性。该指数成份股分布在11个行业中,囊括了各行业龙头代表企业,且单一GICS一级行业占比不超过20%,改变了大盘指数长期以来金融板块比例过高的状况,提升了新能源、医药等板块的比例,在行业结构上更加接近公募基金、陆股通资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整体持仓结构,可以算是A股核心资产的再一次升级。最后,是投资性价比。据了解,截至2023年6月30日该指数PE估值为9.87,处于该指数发布以来的18.32%分位,估值合理,或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

助力投资者配置需求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机器学习、AI、超算等技术在量化投资中的应用也越来越丰富。在赵志华看来,做量化投资,要永远处于学习和进化之中,中银基金量化团队亦然。

据悉,中银基金量化团队成立于2009年,团队成员稳定,均来自国内外一流学府,其中2位拥有博士学位,具有丰富的量化投资研究经验。赵志华表示,自2019年以来,团队专注于指数增强业务,经过多年的积累,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指数增强策略体系,包括因子库、选股模型、风险模型、组合优化和业绩归因,通过严格标准流程实现超额收益和风险控制。

除了赵志华博士外,中银量化团队另外一位骨干姚进,拥有理学博士学位,目前已有9年从业经验和4年投资管理经验。自2015年加入中银基金以来,他先后担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专户投资经理,在量化选股领域也有着丰富的投研经验。

近两年,ETF和指增产品的规模不断增长,市场认可度显著提升。在中银基金量化团队看来,投资者对指增产品的需求增长明显,与此同时团队经过多年积累,也已有能力去布局相关产品线。未来,团队的主动量化产品不仅会全面布局宽基指数增强,力争完成对大盘、中盘、小盘等主流宽基指数的覆盖,还会有部分特色的指数增强产品,比如偏股基金指数、红利指数等,争取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工具。

业绩说明:中银量化价值A于2017年11月24日成立,赵志华于成立以来执掌本基金,近5年基金回报/业绩基准回报分别为:2018年度-27.56%/-19.78%,2019年度40.29%/28.68%,2020年度46.26%/21.73%,2021年度1.78%/-3.52%,2022年度-21.67%/-17.37%,2023年上半年0.96%/-0.29%。中银量化价值C于2020年11月6日成立,基金回报/业绩基准回报分别为:自成立以来至2020年底6.61%/5.41%,2021年度1.38%/-3.52%,2022年度-21.99%/-17.37%,2023年上半年0.76%/-0.29%。基金经理无在管同类产品。同类指“混合型-主动混合开放型-强股混合型”,海通证券。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在少数极端市场情况下,基金投资存在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