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鑫号

体教融合,为振兴三大球强基固本

  【记者调查】

  编者按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11月28日在湖南闭幕。这一首次针对青少年三大球项目设立的全国性赛事,正如它的主题口号“跃动青春,逐梦大球”那般,实现了通过高水平的青春竞技为振兴三大球强基固本的目标。

  本次运动会呈现出后备人才多、渠道培养见成效、“学生军”积极挑大梁等新趋势,也为我们展示了不少体教融合的优秀范例。这些新趋势、新范例,将为我国三大球运动乃至整个体育界的人才培养带来怎样的影响?接下来,该如何使其科学运行、持续发展,真正实现“让打球好的孩子读好书,让读书好的孩子打好球”?本期,我们通过记者调查、专家视点,结合现实案例,进行深入挖掘和讨论。

  不久前闭幕的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引发的关注与思考仍在持续。通过参赛队员的来源可以看到,我国大多数地区在三大球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呈现出多渠道、多样化趋势。体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省队培养、职业俱乐部梯队培养、校园培养,都成为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促进体教融合,让体育真正成为教育的一部分,正在成为教育和体育从业者、学生和家长的共识。

  体教融合促进三大球后备人才培养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上,山东队成为本届赛事当之无愧的“大赢家”:6支参赛队伍全部晋级决赛,并在其中4个项目上获得冠军。

  在被问及成绩斐然的原因时,山东省体育局副局长林春表示,这样的战绩得益于后备力量的持续培养。近年来,山东在体教融合、多种模式办体校、社会力量办体育等方面,充分发挥全省一盘棋的作用,“造血功能”稳步增强。同时,通过在全省高校和中小学开展以篮球、足球、排球为主的“五大联赛”,进一步厚植了三大球青少年人才基础,增强了三大球项目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带动了更多青少年参与三大球运动。

  获得男篮亚军的山东队,就是这样一支有着显著体教融合特点的队伍。队中的陈家政、王证、王凯等多名球员都是青岛六十七中的在校生。该校男篮代表队今年还获得了中国高中篮球联赛男子组亚军。

  山东省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胡斌表示,足球运动要有大的发展,必须从娃娃抓起、从校园抓起、从青训开始。

  近年来,山东省足球青训驶上快车道,鲁能足校、历城二中等一批足球青训标杆在全国引起关注。

  山东省菏泽市近年来大力推进体教改革试点,涌现出一大批特色体育项目。比如单县一中排球队通过“引进+培训”的方式壮大教练员队伍、提高训练水平,在全国比赛中屡获佳绩。菏泽市还通过积极推动“足球进校园”建设、实施三大球振兴工程等举措,进一步促进了体育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去年夏天在摩洛哥举行的第27届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上,济南历城二中女足夺得冠军。此次帮助山东女足夺得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亚军的张怡倩、郑俊熙,正是来自那支冠军之师。一张张后备人才培养名片不断涌现,省运会、锦标赛、冠军赛、中小学生三大球联赛等赛事平台持续搭建,夯实了山东三大球青训的“地基”。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我们现在已基本形成了‘三大球模式’:学校抓普及,体校抓青训,俱乐部(社会)抓提高。”林春说。

  目前,山东省经教育部认定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超过1318所,16个市体校均组建有市级男女篮青训梯队;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名单中,山东有308所中小学入围;山东还拥有5个省级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670所省级篮球传统项目学校,保障了篮球后备人才输送的数量和质量。

  本次运动会上成绩不俗的上海市,在三大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同样是体校、普通学校和社会力量三种模式并存。比如,承担男足任务的徐根宝训练基地等几家俱乐部,以及承担男篮任务的上海久事俱乐部,是社会力量办训的代表。女足、女排、男排和女篮的队员基本是体校培养模式为主、普通学校作为补充。

  获得男篮冠军的广东队,主要由多家职业俱乐部的梯队人员组成,另外还补充了广东实验中学、东莞光明中学等普通学校的学生。广东宏远男篮主教练杜锋表示,广东的校园篮球蓬勃开展,俱乐部和学校的合作也比较紧密:“我觉得无论是职业队还是校园队,都是在为中国篮球体系建设作贡献。希望孩子们不管身在何处,都能热爱这项运动,让运动成为他们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学生军”也能挑大梁

  作为本次运动会东道主,湖南队参加了全部6个项目的比赛,比赛结果为:女篮第二名、男排第三名、男篮第六名……赛前并不被大家看好的湖南代表队,却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湖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熊倪表示,湖南“三大球”没有顶级职业俱乐部,走的是立足自身实际、体教融合兼专业发展的探索之路。“湖南坚持‘让打球好的孩子读好书,让读书好的孩子打好球’。为此,教育和体育部门之间不断磨合、逐渐融合。”

  记者了解到,这些年长沙市大力开展“一校一品”建设,创建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9所,初步形成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合作共建运动队、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派驻教练集中训练等体教融合业余训练模式,推动了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此次代表湖南队出战的6支参赛队伍,均以校园球队为班底组成。

  据湖南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一级主任科员张志敏介绍,为促进三大球在校园内的普及和开展,湖南专门发布了《湖南省改革县级体校办学模式实施方案》和《湖南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条例》,这两个文件都体现了体教融合的方向,希望依托普通学校办新型体校,未来可以真正解决运动员文化学习和训练相冲突的问题。目前,湖南省正在研究制定小学三大球运动队成建制升学的政策,就是为了打通升学通道,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三大球运动。

  通过全年龄段选拔人才、定期比赛和训练、后备人才梯队培养,长沙“学生队”屡创佳绩,校园队在国内外比赛中摘金夺银,体教深度融合结出满枝硕果。

  本届运动会担任湖南男篮主教练的,是湖南地质中学男篮主教练彭志强。他在与记者交谈时说,湖南地质中学男篮近年来取得较好的成绩,既得益于学校将篮球作为学校特色大力建设,也得益于教练、队员和家长都咬定“在全国争先”的目标齐心聚力,更得益于近年来学校不断优化的训练条件和训练手段。

  与湖南队类似,在本次三大球运动会上,北京代表团的男篮、女篮、男排参赛队员,也都主要来自普通学校,女排队伍的主力阵容中校园球员占据了半壁江山。最终,北京男、女篮均进入前八名,女排获得了第五名。

  在北京女排代表队主教练王琛看来,三大球项目的人才培养,最好是在体育和教育系统同步开展,并促进双方的良性互动。

  合力打通体教融合“最后一公里”

  队员来源、培训渠道多样化,是本届三大球运动会参赛队员的一大显著特点。

  以篮球项目为例,目前,参加CBA联赛的多家俱乐部梯队,都是与普通中学合作的,尤其是在中国高中篮球联赛放宽了报名要求之后,有些成长于CBA俱乐部梯队的国字号球员,不再被允许回到学校参加全国学校联赛。

  对于学生球员的出路,业界普遍表示,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初中、高中,参加三大球训练的孩子,最终能成为职业球员或者专业运动员的还是少数。

  率队夺冠的山东女排主教练匡琦表示,一线专业队的容量毕竟有限,所以大部分家长还是会选择让孩子先上大学。他带的这支队伍当中,目前有几位球员已入选U系列国字号队伍,但他们是进专业队还是去上大学,目前仍没有最后确定。匡琦认为,对绝大多数队员来讲,先去读大学也不错,因为这个年龄的运动员即使进入专业队,多数人也很少有机会成为主力。“有些队员进入大学后打得不错,如果是在本省注册的,还可以再回来打。”他说。

  在体教融合上取得一定成绩的清华附中、长沙市雅礼中学等,之所以能得到社会以及家长的广泛认可,最大原因是学校运动队的学生学业和运动成绩做到了两不误,基本上都能以体育特长生身份考入理想的大学。就此,多位教练向记者表示,清华附中和雅礼中学的训练条件、师资等是有充分保障的,但目前对于国内大多数的学校运动队来说,无论是场地、设施等硬件还是师资等软件,都远比不上青训队伍。由此看来,体教融合工作,尤其是升学招生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

  匡琦表示,目前体育系统的青年队运动员参加大学联赛还有一些限制。他认为,对于在三大球运动会上涌现出的一批优秀年轻球员,应给予更好的保障,从而确保国家队有更稳定的人才库。

  内蒙古队助理教练郝振生同样对青少年的学训矛盾深有感触。为了确保每个学生利益最大化,郝振生积极与当地小学和内蒙古大学合作,尝试构建从小学到高校的“一条龙”体教融合体系。他说,体教融合是体育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为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熊倪也表示:“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好多不错的苗子在准备中考时就基本上不练了,这说明我们体教融合的路还没有完全走通。我们要吸引那些优秀的青少年球员提高水平,在校园健儿到职业球员的过渡阶段为他们消除后顾之忧,走体教融合加专业的道路。”

  “三大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属于系统性工程,涉及诸多综合性因素,而举办赛事无疑最具带动性。”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司长李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届赛事达到了促进各队交流、完善赛事体系和发现后备人才等目的。谈及未来发展的目标,李辉说:“从大的角度讲,我们将探索把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校园抓普及、专业青训机构抓提高,从而形成抓三大球青训的合力。”

  (光明日报 记者 王东)

      
上一篇